阿里蔡崇信突然发声,信息量太大了
出品:电商派Pro 作者:李响
蔡崇信指明阿里未来方向:他在演讲中明确指出,阿里集团的发展方向将是更加强调的技术创新和服务于实体经济,着力于推动数字化转型,帮助传统企业数字化升级,实现千亿级别的增长目标。
最近的阿里,实在是太热闹了!
近日,阿里巴巴庆祝其第二十一个“阿里日”,系列活动按计划展开。活动期间,阿里园区氛围热烈,创始人马云、董事会主席蔡崇信、集团CEO吴泳铭相继现身。
李响了解到,在“阿里日”前一天,马云和吴泳铭突然现身阿里总部“创业公寓”湖畔小屋,现场激励员工守住创业精神、不断创新,当晚还出席了阿里的音乐会。
在“阿里日”这个特别的日子里,阿里园区举办了一场名为“阿里公仔大巡游”的活动,马云先生则在一个角落里,头戴鸭舌帽,静静地观赏着巡游表演的精彩场景。
蔡崇信参加了阿里亲友见面会,与超过1200多位员工亲友面对面交流,分享了公司业务动态和未来的发展规划。
在阿里亲友见面会上,蔡崇信表达了公司的战略方向,将聚焦于两大核心领域:电商和云+AI。蔡崇信预测,未来三到五年内,人工智能(AI)将演变为所有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蔡崇信表明,电商业务并未占领互联网的入口,因为电商是一类垂直业务,有更多其他互联网公司已经夺取了用户的入口。但是,如果我们能够聚焦于AI上,能够对整个入口的突破,也许我们可以使用AI的方式创造新的入口,从而增加更多的用户。我们需要使用AI来创造新的用户入口,就像移动互联网时代催生直播电商那样。
阿里集团的业务发展正如同一座高耸的 skyscraper,层层叠叠,逐渐扩展。从电子商务平台到云计算、物流、支付等领域,阿里集团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展,影响力不断增强。
蔡崇信对阿里战略方向的明确,向外界传达了一个信息:阿里正处于从“互联网公司”向“人工智能驱动科技公司”转型的关键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之前,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在内网发布了一篇题为《回归初心重新创业》的全员信,呼吁阿里人回归初心、重新创业,展现出对企业文化和员工价值观的关心和重视。
吴泳铭表明,随着AI技术革命的到来,阿里需要保持从零开始的态度,像创业公司一样思考,捕捉机遇,否则将面临风险。
此外,吴泳铭还透露,阿里将采取饱和式投入的战略,聚焦于几个核心战役。这几个关键战役将由多个业务方参与,发挥各自的优势和长项。“我们将选择长期和全局的价值,而不是短期局部价值,以全局价值最优为目标,制定集团各业务的协同策略”。
吴泳铭提及的关键战役,其实早已在财报会议中紧扣了。会议上,吴泳铭表明,阿里集团将集中精力于国内外电商业务、AI+云计算科技业务和互联网平台产品等领域,同时力求在AI to C等新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
这与蔡崇信指明的“电商、云+AI”两大方向,显然存在紧密的内在关联,为深化行业整合和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依据。
坊间流传了一条消息,即马云将于5月10日回归阿里,并将重启大集团模式。然而,马云本人却对此予以否认,表示“没听说”。
阿里巴巴内部人士也表示,马云回归是绝不可能的,并且马云是创始人,也从来没离开过;同时,这位上述人士也否认了“取消2023年实行的1+6+N模式,重回大集团模式”的相关传闻。
阿里似乎没有重走回头路的想法,而是更希望,在“电商、云+AI”两大方向已经明确的前提下,开启重新创业。
阿里变革进入新阶段,标志着公司继续推动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的新 chapter。
将目光放在阿里身上,也能看出,它在转型的关键时期,动作接连不断。
在人工智能(AI)领域,阿里巴巴集团的投入堪称重磅。今年2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吴泳铭明确表示:“未来三年,阿里将围绕AI这个战略核心,在AI基础设施、基础模型平台及AI原生应用、现有业务的AI转型等三方面加大投入。”
没过多久,吴泳铭再度宣布,阿里将在未来三年内投入超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硬件基础设施的发展,这笔投资的总额将超过过去十年的总和,为中国民营企业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创下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投资纪录。
此外,阿里巴巴宣布与宝马集团深化战略合作,双方将基于阿里通用AI大模型,携手开发AI引擎,这一引擎将应用于中国市场的宝马新世代系列车型。
阿里云的数字化能力和技术优势,为客户提供了全面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帮助他们快速构建、部署和管理应用程序。
阿里在AI领域可谓是下了重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孜孜不倦地探索和推动AI技术的发展。
与此同时,阿里也对旗下部分业务进行了收缩和调整。
李响了解到,近一两年内,阿里巴巴相继减持了快狗打车、B站、陌陌、网易云音乐等长期亏损的非核心业务,还转让了丽人丽妆、出售了银泰百货、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等。
阿里旗下新零售平台,以「社区生活馆」为主要品牌,旨在打造一个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区生活服务平台,整合阿里巴巴集团的各个业务线,提供包括生鲜、日常用品、家居、健康等多个类别的生活服务。
今年三月份,阿里子公司杭州灏月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公布了减持圆通速递的宣布,套现金额高达9.51亿元;前些天,万达电影发布了公告,称阿里关联公司杭州臻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2941万股,减持所得或超3亿元。
请提供待润色段落的内容,我将对其进行语言润色,提升表达质量。
阿里巴巴持续减持亏损业务,不仅是为了及时止损,避免资源和精力无端消耗,还为了腾出精力,全力投入人工智能(AI)等主业的发展。
作为大型企业集团,阿里在转型关键期,仅通过缩减业务、聚焦主业来应对挑战是不够的,还需要将更多的举措细化落实到组织层面,实现业务结构的更加科学化和优化。
由于“阿里日”,阿里集团宣布了四项组织文化调整举措,这其中包括开放内网论坛“阿里味儿”,打通员工交流的渠道;调整员工跨业务流动机制,为员工保留了长期激励的权益,继续推动“510阿里日”活动、“阿里家书”和年陈文化等文化仪式的落实;同时,启动了工牌焕新的initiative等。
阿里集团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99年,当时马云创立了中国最大电商平台阿里巴巴。从那时起,阿里集团就不断扩展和创新,涉及到电商、支付、物流、旅游、金融等多个领域。通过多年的努力,阿里集团已经成长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企业之一,并且在全球范围内也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让阿里内部的资源流动起来,实现合理的集中利用。
总结而言,阿里当前动作可归结为三点:精简亏损业务,高效配置资源;全力推动“电商、云+AI”战略,通过饱和式投入实现业务突破;推动组织内部调整,激发员工的创业激情和創造力。
阿里集团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期,旨在通过多维度的推进集团变革,实现战略的深化落地、资源的加速整合和效能的全面提升,进入一个核心攻坚阶段。
大厂豪赌AI,决胜未来战场。
在数字经济浪潮的推动下,各大科技巨头纷纷投身人工智能的潮流。
腾讯在AI领域进行了大手笔投入。在3月19日的腾讯业绩发布电话会上,腾讯总裁刘炽平表示,2025年腾讯将加大AI投入,预计资本支出将占收入的低两位数百分比。根据腾讯去年营收规模和增速的估算,相关投入可能接近千亿元。
抖音方面,早在2023年2月,集团便组建了“Seed”团队,专门负责模型层的开发。随后,抖音旗下多个团队相继推出了不同的AI应用产品,包括内容创作类的即梦AI、即创、海绵音乐,编程辅助类的豆包MarsCode,智能交互类的豆包、Coze(扣子)及扣子空间,智能办公类的Trae国内版,形成“工具+内容+社交”全链条布局,打造了一个完整的AI应用生态体系。
晚点
至于阿里,除了前文提到的3800亿的资本支出,阿里还在大力推广夸克浏览器,旨在将其打造成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AI 超级框”,以便将其发展为阿里AI布局中至关重要的C端流量入口。
当前,行业变革的浪潮席卷而来,不仅阿里处于转型的十字路口,其他大厂同样也面临着相同的挑战。在这个阶段,如何将战略构想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步骤,如何统筹各业务板块形成高效的协同机制,如何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创新精神和竞争力,这已成为大厂们急需攻克的核心命题。
在这场变革浪潮中,AI不仅是业务转型的突破口,更是各大科技企业角逐未来市场的必争高地;后续巨头间的AI竞争硝烟将持续弥漫,对抗态势愈发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