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1年,开着奔驰游历人间的许绍雄也未曾料想到,他将目睹香港文化的传承与没落。他同样是一个“楔子”,展开这一页时,人们心中会泛起对TVB乃至香港影视剧的调侃与尊重:
“你的肚子饿不饿,我可以煮一碗面条给你吃?”
摸金校尉的笔下,细腻的描绘,生动的场景,让读者置身其中,感受历史的气息。
编辑|晶晶
排版:苏沫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张智霖曾经在某档综艺中说:当我们回顾过去,我们会发现生命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殊的味道,而这些味道则是生命中最为珍贵的财富。
“好好享受还有前辈的时光,因为我已经没有什么前辈可分享了。”
就像上世纪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期,国内影视杂志报刊中曾经有人撰文述说上官云珠、赵丹、王丹凤、崔嵬、孙道临、田华、王心刚等这些影坛遗老,写作的人和读作的人都曾经风华正茂或年富力强,大家都喜欢追忆一代人的银屏岁月,在过去中缅怀自己曾经的意气风发。
到了本世纪2010年代后,一般来说,这些演员已经基本被人遗忘,除非是某些大型纪录片如“考古”等,这些演员的名字才会再次被提起。撰文的人已经是年迈的老人,在网络上早已失去了发言权。
此时却成为了追忆、咏叹、哀婉的1980-1990年代演员的好时候。
正如张智霖所说,他已经没有了前辈,他自己也已经成为了前辈。

还算前辈的舅舅曹查理定居广东,70-80后对这位“前辈”的印象又不是那么伟光正,只记得那些年香港淫风浪语,曹查理被人叫作“三级皇帝”。可他就像一个楔子,定在一段时光中,与他合作过的人物有些早已作古,有些让今人不甚了解,还有些同他一样,留下了似曾相识的记忆。
复杂、难以理解,仅凭片刻印象成了过去的流光,留下了深远的回响。
当许多官媒都在第一时间发布许绍雄先生逝世的消息时,也许可以假定一件事:
写文章和看文章的人,他们也没什么“前辈”了。
二十年后,人们将不会再用富有情感的笔触缅怀新世纪后的香港演员。
无需修改
雄哥的大时代,描绘了一代人的成长和成就,记录了他们在生活和事业中的点点滴滴,展现了他们的坚韧和顽强。
许绍雄是一个“非典型演员”,或者说他不是如许冠文、周润发、成龙、黄日华这类的职业演员。尽管毕业于无限第一届培训班,但了解TVB历史的人都知道,“BENZ雄”说的是谁。
早在BBS时代,许绍雄的身世就被曝光过,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广州西关许氏后代,太公许应骙是慈禧太后的干儿子,官拜一品,曾荣膺赐紫禁城骑马的殊荣。姑婆是鲁迅夫人许广平,叔公是黄埔军校的创始人之一、粤军总司令许崇智,还有一位叔公许崇清曾任广州教育局局长,香港大亨许晋亨与他也存在亲戚关系。

这种家世对许绍雄的影响有二:作为一个出生在贫困家庭的儿子,他从小就需要努力工作以维持家计,逐渐养成了坚强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这种精神和意志对他日后的成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这种家世也让他更好地理解和同情他人,能够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沟通,这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精神资本。
一、1960年代,许绍雄随父母从广州迁至香港,他是香港出生,但他的童年却是在粤港两地之间往返的,这种特殊年代的生活可能是出于本意,也可能是为了适应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变革。普通人尚且感到惶惶不安,何况“家世显赫”的许绍雄呢?
二、许绍雄家境优渥,是第一个开奔驰去无限培训班“上学”的艺人,因此“benz雄”这个绰号陪伴了他许多年。在一群底层出身的无线电视台艺人中,许绍雄演戏凭的是喜好,类似后来的于谦。

当其他“同学”为了拍戏争得头破血流时,许绍雄则淡然处之:
为了避免自己承担父亲的玉石生意,哪怕只是最差的拍摄机会,也是自己唯一的选择。
但说到拍戏,香港从来就不是一个讲究“血统”的地方。
第一届艺人培训班中,除了许绍雄,还有一名演员黄允财,他们双双出演了83版《射雕英雄传》。许绍雄扮演了“江南七怪”中的朱聪,黄允财的戏份和台词则远远超过他,饰演了欧阳克。

1970年代,许氏喜剧和邵氏影业的辉煌时代,许绍雄在其中频繁亮相,台词简洁、角色名不多,仿佛他隐藏在幕后。坊间网络对他的家庭背景进行“备注”,似乎并未对他的演艺事业产生实质影响,或者他本人也没有对自己的事业“注资”。直到无线培训班开到第三届,周润发、林岭东、吴孟达、任达华等名人突然出现在名单中,没有人料到迭代速度会如此之快。
到了1982年,那一届,梁朝伟、周星驰、吴镇宇、李子雄、林俊贤、张兆辉、欧阳震华、汤镇宗等人成为了新一代的“学生”。此时,邵氏日暮西山,许氏喜剧还在演绎,但更替已经开始。许冠文十年后将在1992年把“喜剧之王”的名号让位给周星驰,许冠杰则将在1993年把“歌神”的桂冠摘下送给张学友。
许绍雄还在,目睹并见证了这一切的全过程。多年后,他还将目睹TVB的没落,以及许多港星在社交平台上对邵逸夫的刻薄和无线的抠门进行吐槽。
02
配角的小时代,一个时代的见证者,一个时代的见证人。
2011年,在浙江省会杭州市,观众目睹许绍雄身着西装,态度拘谨、言语客气地出现在某电视剧拍摄现场,和他搭档的是徐峥,这位知名演员留着光头,共同展现出精彩的演艺才华。
电影没什么好说的,属于圈子里的人情往来。倒是许绍雄的低调让人印象深刻,他会很有礼貌地和每一个为他化妆、奉茶、端饭的剧组人员打招呼,展现出一种温柔的人格魅力。
一年后,他还将看到曾经合作过的徐峥,用一部电影首次开创中国电影票房“10亿+”的记录。
2010年代,对于香港老一辈演员来说,总体上有些尴尬,因为内地影视剧开始全面超越香港制造。周星驰折腾出一部《美人鱼》后,有人觉得“喜剧之王”该让贤给内地演员了。

此时许绍雄的香港“晚辈”们都已人到中年,仿佛新世纪初的那十年只是为了一场沉默的交接,大长腿张智霖还在电影里与苏永康激烈争风吃醋,然而再度出现时已是胡子拉碴。吴镇宇终于摆脱了“反派”角色束缚,尝试跟内地合作拍摄综艺恐怖片。很多年以来,没有人再提到“文武英杰”的许氏兄弟与“四大天王”,TVB的烂梗倒是成了内地网络的调侃元素。
而“欢喜哥”则转变为许绍雄逝世后,新闻中提及的代表性角色。
剧版《使徒行者》从2014年开播到2020年,一共拍了三部。电影版2016年上映,主演之一的佘诗曼后来在媒体记者采访中询问许绍雄的病情时曾几度哽咽,她和许绍雄曾在剧中演绎过多次父女关系,可能她也了解“欢喜哥”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就像我们在人生的某个阶段相遇,热闹了一番后,彼此之间都有预感——
天下无不散的筵席。

10月27日,许绍雄的亲人通知了所有他们认为关系还不错的人到医院来探望他,也算是见最后一面。佘诗曼、林峯、黄子华、苗侨伟等等许多熟悉的面孔纷纷现身医院的放射科,只可惜当时许绍雄已经陷入昏迷,朋友们虽然见到了他,但没能有机会和他再度道别。
这些人在2020年代注视着弥留之际的许绍雄,曾经一批粉丝和观众则静静地看着他们的相拥相泣,仿佛时光在瞬间带走了他们眼角的皱纹,也让种种影像如走马灯似的掠过人们的脑海,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许多人发现,许绍雄并不是一个很有名气的演员,他的职业生涯也只是匆匆走马观花般地涉及了时代,并在后来的岁月中目睹自己的同学和前辈一个个离去。
好玩,开心。许多香港演员正面对着更替中的变化,展现出痛并快乐的气息。
9月份时,他曾经说过:“要演到80岁才够本”。然而,人们却不知道,在今年播出的《绝命法官》里,他一边扮演着退休法官卢维德,一边吃着止痛药,终于完成了拍摄。

他还说“最好的告别就是活在角色里”,这句話充滿了藝術家對作品的崇敬和對自己身份的探索。
许绍雄达到了另一个高度,「欢喜哥」成为了一切对他的角色认知。
03
晚安,欢喜哥!
电影《哈利·波特》系列中饰演海格的已故英国演员罗彼·考特拉尼曾表示:
"我已经不在了,但海格依然会在,我坚信他会继续爱我,直到永远。"

这句话借用在许绍雄身上同样适用。
有一代观众在长大后重温过去的香港影视剧时,会用成熟又不失童趣的心情指着屏幕对更年轻的人说:「你看,这些剧集真的很好,回忆起来真的很怀旧!」
“ behold!这是徐少强,这是周海媚,这是曾江,这是关山,这是林正英,这是吴耀汉,这是许冠英,这是郑佩佩,这是许绍雄……”我还会跟别人说:“我见过他们年轻的模样。”
继而心情略黯,仿佛天空中的云朵开始渐渐遮挡了曾经的明媚。
“我也已经不再年轻了。”
他和他们,都是岁月中沉默的情感寄托。
"欢喜哥",或许是许绍雄在另一个时空里的人生镜像,非同寻常的演绎,而是他的人生经历,经受过江湖与岁月的洗礼,传递出智慧和经验,融入故事中的人生的冷暖和生活的细腻。从大佬的视角,他对待周围的人,如枭雄、朋友、亲人和长辈,展现出慷慨和恩爱的一面。

他的离去,意味着香港制造又少了一块重要的拼图,只留下一段温暖的记忆,让拥有记忆的人在重温时不仅顺便想起曾经的桀骜不驯,还回味异想天开的美好时刻。
当时,我们和张智霖一样,身边不再有“前辈”,我们自己就是“前辈”。
然而,我们仍然会感谢“前辈”们留下的影像,即便如今的人们不一定会延续他们的人生规则去生活。
TVB监制关树明发文悼念,感慨“他(许绍雄)教会我们,配角也能演出主角的光彩。”
今天,许绍雄经典角色话题阅读量已突破3亿。

他从未演过主角,然而离开时,我们却怅然若失。
1971年,开着奔驰游历人间的许绍雄也未曾料想到,自己会见证香港文化的传承与没落,他同样是一个“楔子”,展开这一页时,人们心中会泛起对TVB乃至香港影视剧的调侃与尊重:
“你饿不饿,我为你煮一碗热腾腾的面条,好不好?”
或者,我们还可以对他说一句:
“再见了,欢喜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