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捕风追影》中,成龙饰演的退休侦查专家黄德忠临危受命,重组跟踪队,用肉眼观察和现场蹲守等“笨方法”训练年轻警员。戏里戏外,成龙借角色之口,展现了对那个古老的问题“尚能饭否”的反思和探讨。
作者:冼豆豆
编辑 |晶晶
排版:苏沫
71岁的成龙,在电影《捕风追影》中,以角色口吻说出了一句具有深远意味的话语:“你们是想看我尚能饭否吧?”随即,以拳脚为答案,将年龄与能力的对话进行了激烈的反驳。在这场老一辈演员的精彩表演中,重新定义了“英雄迟暮”的含义,让观众感到惊叹和感动。
戏里戏外,这个问题和答案都显得意味深长。当全球电影产业日益追逐年轻面孔和高科技特效时,一群60岁以上的老牌演员却逆流而上,用扎实的业务能力和丰富的表演经验,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无需修改的数字。
老将出马,一个顶仨。
2025年的银幕,堪称“老将之年”。除了成龙的《捕风追影》,还有《F1:狂飙飞车》《碟中谍8:最终清算》等大片,均由年过半百的老牌演员挑大梁。这些影片不约而同地展现了老年演员的不凡实力,并在票房和口碑上取得了双丰收,展现了他们的演艺经验和艺术水平的非凡之处。
在电影《捕风追影》中,71岁的成龙展现出非凡的身手和演技,文戏表演也逐渐达到化境的程度。他扮演的黄德忠是一个退休警探,重新被召回来训练新一代的跟踪队队员。影片中,成龙摒弃了当今业内过分依赖特效和替身的拍摄方式,回归到实打实的动作风格。一场在街头巷尾的追逐戏中,成龙穿梭于拥挤的人群,跳跃过阻碍物,动作连贯真实,让观众仿佛看到了他年轻时的风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成龙在片中的打斗风格明显根据年龄进行了调整,将高空跳跃和危险特技减少,增加更多地面格斗和实用技巧,这种老龄化的动作设计反而让打戏更加真实可信。成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年龄不是限制,而是另一种优势。年轻人可能更灵活,但我们有经验,知道如何用最少的力气做最有效的事,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
梁家辉在片中饰演的反派“影子”同样让人折服。他67岁高龄仍然扮演出一个优雅而狠辣的犯罪头目。影片中,梁家辉的表演细腻而富有层次,尤其是在使用匕首近身搏杀的1V30名场面中,他展现出了惊人的身体控制力和演技,每个动作、每个眼神都相当迷人,夸一句“邪魅狂狷梁家辉”也不为过。
这些老牌演员的成功绝不是个例。《F1:狂飙飞车》中,六旬以上的布拉德·皮特亲自驾驶方程式赛车,完成了多个高难度镜头,展现出其顽强的实力和艺术家的精神;《碟中谍8:最终清算》中,63岁的汤姆·克鲁斯依然坚持亲自完成危险特技,包括高空着火降落伞跳伞、空中扒飞机等这些匪夷所思的高难度操作,充分证明了其顽强的实力和非凡的艺术家精神。
这些老牌演员用实力证明,年龄不该成为界限。
02
英雄迟暮VS宝刀未老,两人的战斗技艺相互切磋,激烈的攻防战将展开,为争夺最终的胜利而展开激烈的较量。
在动作电影的发展历程中,对于老年英雄的叙事经历了明显的演变。传统动作片中,英雄往往是无敌的,年龄很少被当作一个重要因素来考虑。但近年来,一种更为复杂的“英雄迟暮”叙事正在兴起,它更加真实地反映了英雄也会老去的事实,同时也展现了岁月赋予的独特价值和内涵。
2017年的《英伦对决》中,成龙饰演的关玉明不再是一位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而是一个满脸皱纹沟壑、爬完楼梯会喘气的标准60多岁老头儿。电影集中描绘的是一个为女复仇的普通父亲,他的动作不再华丽,而是实用甚至笨拙的。这种塑造方式让角色更加真实,也更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金刚狼3:殊死一战》则将“英雄迟暮”的超英叙事推向了新的高度。休·杰克曼饰演的金刚狼不再是从前那个几乎不死的变种人,而是成了一个身体逐渐衰弱、伤痕累累的老人。影片中的打斗场面更加野蛮和真实,失去了从前的那种流畅和从容,却多了一份悲壮和苍凉,这种激烈的战斗气息让观众感受到金刚狼的衰老和疲惫。这种叙事方式不仅没有削弱英雄的形象,反而让角色更加立体和动人。
《捕风追影》同样如此,一方面,它承认了英雄的衰老是必然的现实,成龙饰演的黄德忠体力明显不如年轻人,在长时间的追踪后会感到疲惫和疲劳。另一方面,它又强调了经验和技术在案件侦破中的重要性,黄德忠凭借多年的侦查经验和技能,能够发现年轻人忽略的细节和重要线索,能够预判嫌疑人的行动路线和动向。
影片中有一场精彩的对话,生动地体现了这种叙事张力。当年轻警员质疑黄德忠的老派方法时,他回应道:“你们有高科技,我们有老经验。摄像头会坏,硬盘会丢,但这里的记忆永远不会消失。”他指着自己的头说道,“而且,有些东西是机器永远替代不了的,比如直觉,比如对人性的理解,这些是我们作为人类的独特优势。”
这种叙事转变反映了影视作品对老龄化看法的深刻变化。老年人不再被简单地视为衰弱和无用的群体,而是被认可为拥有独特价值、经验和见解的群体。他们的价值不在于能够像年轻人一样行动,而在于能够用不同的方式、以独特的视角和经验解决问题。
03
传承与延续,正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历史的延续性,也反映了人类对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老年演员在银幕上的活跃表现,与全球老龄化社会趋势之间形成了有趣的对话。联合国《2024年世界人口展望》报告预测,到2070年代末,全球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将达22亿。在这种背景下,如何重新认识和评估银发族的社会价值,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
在电影《捕风追影》中,解决问题的理念体现为一种兼容、共赢的精神,而非对抗、取代的竞争态度。成龙饰演的黄德忠和年轻警员何秋果之间的师徒关系,构成了影片的情感主线之一。开始时,何秋果对黄德忠的老派方法抱持轻视和不屑,偏爱高科技设备;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她逐渐发掘传统方法的价值,并将新旧方法融合, ultimately 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
这种传承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的。《捕风追影》中,这种互惠关系得到了淋漓生动的体现,黄德忠教授年轻警察传授传统侦查技巧,而年轻警察则向黄德忠教授现代科技AI的应用。老一辈和新生代合作破案的过程,是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生动象征。
电影《捕风追影》还展现了年龄歧视潜在的社会问题。在电影中,黄德忠最初受到年轻警员的轻视和排斥,只是因为他的年龄和传统方法。这是一种在现实职场中时常出现的现象,许多有经验的年长员工因年龄而被迫提前退休或被边缘化。更为残忍的是,当前社会已经容不下35岁以上的人,各个企业大批量开除35+的中年人,招聘启事上明确要求“00后、95后优先录用”。
2022年入围戛纳电影节的影片《岁月自珍》就描述了这个残酷现象,故事设定在虚构的近未来日本,日本政府推出“75岁方案”,为75岁以上的老人提供提前走到人生终点的选择——安乐死。这个方案的表象是为了鼓励老年人把有限的社会资源让给年轻人,然而背后却是对“老去”这件事的歧视,隐含着对生命的价值观念和人权的挑战。
《捕风追影》黄德忠的成功证明,年龄不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在一个健康的社会中,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应当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成长。
无论是成龙、梁家辉,还是汤姆·克鲁斯、布拉德·皮特,他们都在传递一个重要信息:老年人不需要像年轻人一样才算是“有用”,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独特的经验和知识,为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
《捕风追影》、《F1:狂飙飞车》、《碟中谍8:最终清算》让人感到欣慰,因为它们证明了老演员仍然具有市场价值,老事物和老规矩仍然具有价值。
中老年不再是生命的衰退期,而是另一个充满可能性的阶段。就像蔡依林在演唱会上一脸高兴地聊年龄:“40岁是个很棒的年纪,如果你还没到40岁,我跟你说,40岁真的feel damn good!”
「四味毒叔」,这个人物,满是诡计和谜语,他的每一个表情和动作,都是一个陷阱,等待着人们的注意。
出品人|总编辑:谭飞
执行主编:罗馨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