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荣昌「泼天富贵」背后的流量密码?

编者按:随着新一代的智能家居设备不断涌现,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五一期间,重庆荣昌迎来「泼天富贵」,游客数量创下历史新高,文旅热度也持续攀升。

这场现象级的城市破圈既得益于卤鹅哥、周鸿祎、甲亢哥等知名网红的流量广泛发掘,也折射出网红经济与城市营销之间的深度融合,展现出新一轮的营销趋势。

当「甲亢哥中国行」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荣昌凭借敏锐的嗅觉将争议化为机遇,抓住这波流量,但如何让网红变为“长红”?封面新闻近期深度对话知名策划人谭飞,曾参与多个城市及文旅项目策划、推广,探讨网红经济与城市发展的共生密码。

编辑小白

排版|板牙:随着生活的日益忙碌,人们对口腔健康的关注不断增加,板牙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板牙是指在牙齿之间或牙齿表面存在的一些不规则的部分,这些部分可能会导致牙齿不洁、口腔感染和牙周疾病等问题。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封面新闻记者:您对卤鹅哥爆火出圈这件事如何看待?

谭飞:卤鹅哥出圈也很正常,因为现在是一个网络经济时代,卤鹅哥拥有网红的所有优势,尤其是这次甲亢哥中国行受到全球关注,成为焦点。他跟着去了几站投喂,受到甲亢哥的青睐和团队的喜爱,完成了一次“行为艺术”,既不能完全称为蹭流量,也不值得指责这个网络经济时代的网红蹭流量。但是大家并不是讨厌他,而是喜欢他,因为他是为家乡美食、助农、文旅、知名度努力,整体公益且成功。我自己前两天也写了一个微博,周鸿祎的事有些负面,“什么卤鹅哥现在还这样”,我还为他说了不少话,我说难道网红红了后就要改变方式吗?就要成为干部了吗。我觉得他原来是什么风格就要保持,网红的标签不能变,变了实际上就没价值了。而且他确实是公益,可以理解,大家应该尊重一个普通劳

封面新闻记者:周鸿祎参加完活动当天下午晚上就回去了,许多媒体也在报道这个事情。我在关注这些媒体下方公众的评论,实际上与我预想的不太一样,因为卤鹅哥当时在上海车展有很多人说他有点夸张、过于表现,但是昨天的转变就很突然。很多人都在指责周鸿祎“是为了吃这波流量才来的荣昌”,当然可能他的主观是这样,您觉得产生这样的现象是什么呢?

谭飞:我认为,在舆论场上,人们可能会偏向同情较弱的一方,特别是那些功利心不强的人或需要“扶持”的人。毕竟周鸿祎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和富翁,人们会认为你是为了流量而来的。卤鹅哥和甲亢哥的事件人们可以理解,因为它们是弱势方“蹭”强势方的行为。但是现在周鸿祎是强势方“蹭”弱势方,这我倒觉得可以理解,因为确实网红经济时代是大家一起把焦点效应和影响力创造出来的。你说太多讲出发点和过程的一些细节都不是太经得起推敲。所以还是带着同理心和理解去看待这个事件吧。周鸿祎我认为至少是一个比较聪明的商人,他上次拒绝的行为可能是保安的反应,但不是他自己的选择。封面新闻记者:对,他反应很快。嗯,对,他反应非常快,他的团队迅速汇报了这个事情,会有舆

封面新闻记者:之前,我们互联网有过许多次的爆红,如大衣哥、面筋哥、二仙桥大爷等等,这种短时间内突然的爆红,他们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

谭飞:相似点在于,这些人都是在短时间内全国出名,甚至全球出名,还有英文解说。起初,我认为田一鸣和瑞哥将比卤鹅哥更为知名,但实际上,这次我觉得甲亢哥更喜欢他。而长沙文和友事件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存在感。一个网红的成名,取决于天时、地利和人和,他自己也无法预知这一切的发展。当然,这也与卤鹅哥的双商高有关系,他是一个大学生,但事业一直不顺利,他自身的素质不低,还拥有成功的前提和人格基因。

封面新闻记者:许多这样「泼天的流量」有时候来得很快去得也很快,这是为什么?目前卤鹅哥事件已经发酵一个月,后续热度仍然非常强劲,还在持续输出,这是为什么?

谭飞表示,政府的支持是关键因素,从官方层面得到了背书和介入,包括高书记的奖励和带他到重庆的美食节路演,还有一句“我们掏了美国的费用!”这些政府的介入让这件事具有更强的公益性,他是为了地方的公共利益,而不是为了个人出名挣钱,人们会相对更喜欢他,认为他是为了大家的利益,身上的“铜臭气”也就没那么重。可能有些人会认为许多寻亲的事件,事后开始直播带货,会觉得你把老百姓朴素的情感当成挣钱的工具,人们是不喜欢的。

(封面新闻记者:嗯嗯,您的意思是说,从内部来说,他的出发点不同;第二个,则是外部力量,包括政府的介入,这些因素相辅相成的结果。)

第三个方面是他本身身上的人格魅力。如果甲亢哥是一个双商比较高的人,那么他来到中国的陌生环境中,随时可能会出现突发事件,但他的反应却非常得体,这完全出乎我们的预料。因此,能在全球范围内成为超级网红的人都是双商很高的,这种临场反应、应变能力,以及对社会的认知能力都是非常强的。他可能一句话不慎就让事情变得不顺利。因此,我还是认为要宽容地看待卤鹅哥周鸿祎这件事,毕竟车展这种环境中,他手递卤鹅肯定不太适当,这个环境不太允许。所以,这件事也会让他反思,给他一个教训和提醒,让他以后跟周鸿祎一起把这事变坏为好。总的来说,这件事我还是可以给一个不低的分吧。

封面新闻记者:网友们对卤鹅哥的态度实际上经历了一系列明显的舆论风口转变,从初始的连续投喂被排斥,到后来的接受;而在上海车展投喂周鸿祎失败后,舆论导向再次发生快速的变化;周鸿祎应邀前往重庆后,舆论导向又有所变化。这一系列态度转变的背后,反映出的是什么?此次态度转变是否对卤鹅哥和荣昌政府有什么重要的提醒?

谭飞:我认为,网红的行为逻辑确实与众不同,具有非常态的特征。他们的常态状态已经被置换为非凡的存在。尤其是,成都和重庆这两个城市,出产了许多“神人”,如F4篮球队、瑞哥、山寨C罗、山寨梅西等,他们的存在让人感到非常有趣。网红不是一个常态群体,他们的行为总是会引发非议。例如,卤鹅哥可能在开始时太过侵略性,但久了之后人们会对他的勇气和毅力产生羡慕,因为许多人做不到的事情,他做到了。随着他的信息不断被披露,人们了解他现在生活很贫困,在家乡救过人,他的资料一出来人们就开始佩服这个人。舆论的传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慢慢人们就喜欢上他了,觉得卤鹅哥这个人确实不错,他不是为了自己也没什么私心。再加上他一次次投喂吧,毕竟在镜头

封面新闻记者:我们知道流量到后面必然会呈现一个下滑的趋势,您觉得卤鹅哥怎样做才能让流量保持更好的一个热度呢?

谭飞指出,这件事情确实需要很大的努力。作为网红,红的阶段是有限的,不能让自己的初心受到商业的影响;同时,个人私生活也需要注意,不能留下任何不良的言论,避免被人拿来说事。总的来说,需要对自己要求更高、更自律。政府也要对网红提供有力支持,让他们长期保持公益性,成为一个没有过多物质欲望的符号,帮助家乡、助农、旅游等。不能总是处于风口浪尖,这也非常危险。他应该保持一个合理的节奏,例如每年做一个大项目,避免长时间的曝光,避免让人们感到厌烦。

封面新闻记者:前几天,我们曾经采访过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他表达了要把“互联网流量”转变为“经济发展的增量”,把“网红”转化为“长红”的美好愿景。您觉得政府是否真的拥有这样一个美好的愿景?如果是这样,想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更好地实现呢?

谭飞指出,淄博当前的发展面临着很大挑战,烧烤火了一下子,结果只剩下一地鸡毛。他认为,首先需要有一个支撑,高书记开了很多会议,包括梳理和整合整个荣昌的产业链条,打击伪劣产品,这些措施都是“软性、柔性”的,能够走心。其次是荣昌旅游的服务意识,如五一期间免费停车,这些政策都比较好。第三个方面是卤鹅哥的title,让他从流量转变为增量,让荣昌的老百姓受益,造福自己和他人,这种气质的title保持起来还是不错的,但是需要考虑周全,不要落下太多把柄,在这个社会里一个人塌房也很容易。

(封面新闻记者:对,可能一个小小的事件就能让局势瞬间转变。结合您刚才说的淄博烧烤事件,当时的流量也非常大,我们关注的焦点好像一直在烧烤上,各个城市的淄博烧烤店就如雨后春笋般开起来了,但是它好像没有把淄博烧烤转变为淄博的城市发展和文旅发展。我觉得荣昌现在这个事件和淄博相比是有一些进步的。您是怎么看待的呢?)

我觉得你说的特别对。可能淄博的事情也留下了教训——只是对烧烤一个行业有触及。而且大家涌进去发现接待能力也不行,有些烧烤店可能也有问题,整个可能一下子就退潮了。高书记强调的是,我要把卤鹅哥的流量变成对每个产业的支撑,一直在不停地吸引人过来,但是背后就面临着荣昌的旅游接待能力、服务水平,你的卤鹅产业真正地做大做强,这些东西可能是更需要去支撑的。你炒得再厉害,但是落不了地、兑不了现也没用。

封面新闻记者:您也自己在做自媒体,想问问您如何看待“流量”和“网红”两个词语?这两个词语在当今的网络时代中,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对于自媒体创作者尤其是如此。流量和网红的出现,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的是,这两个词语的本质是什么?它们对我们的影响如何?在这个流量和网红充斥着的网络时代,我们如何才能在其中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谭飞:流量和网红不应该被贬义化吧。有一段时间,人们纷纷拥趸,这种“粗放式”发展让这两个词儿产生了一种负面的影响和标签。我认为真正的好的流量是为社会服务的,是为社会经济发展、为老百姓谋生服务的,同时也是为自己的社会阶层跃升服务的,我需要继续推进,往前进步往上走。网红这个词儿较为负面,是因为许多人为了流量无所不用其极。你看网信办也数次打击了各种假流量假事件营销和造谣的网红,所以今后网红和流量都需要规范,让他们真正成为推动社会往前走的动力,因为他们实际上是发展的催化剂,他们可以让发展更快速,更有润滑感,需要长线发展的想法和久久为功。

封面新闻记者:现在很多包括官媒、自媒体,我们都会看到一个词“剧本”或者是流量导向,您是怎么看待的呢?

谭飞表示,他认为“策划”不是贬义词。策划和虚假发生是两回事。真正好的策划,如荣昌那样,起初是默默助力,后来才浮出水面,以留住流量、增加“存量”、寻找增量,这是一个需要过程的步骤。然而,我们很多时候可能太急了,为了流量和KPI而作假,这是一种太着急太想变现的做法。因此,他认为这个过程仍需要更自然、更符合传播规律,同时需要更真实,这种真实需要建立在整个事件的基础上,而不能太凭空地编造。现在社交媒体如此发达,人们只要曝光你的蛛丝马迹,就能将事情揭露出来。因此,在面对流量KPI时,需要保持冷静,“高妙”的策划是需要的,那种急哄哄的策划是需要戒的。

封面新闻记者:关于卤鹅哥事件,您认为这个热度能持续多久?包括过段时间会去美国。

谭飞表示,这个事件当然存在风险,让他参观沃尔玛等,考虑到中美当前关系紧张,他的举动相当于一个民间大事件,全球都在关注着。许多海外媒体可能会不怀好意地报道,所以对他来说需要极高的智慧。谭飞建议他寻找政府顾问,制定计划,避免盲目发挥。他认为,目前他的能力还不足以独立发挥,需要提前做好预案。两个国家的制度和文化差异很大,且在他那边没有保安保护,遇到突发情况如何处理。他认为,他还能再红半年,直到今年国庆,国庆又将有一波热潮,荣昌可以再次“炒”他。

出品人|总编辑:谭飞

执行主编:罗馨竹

  •  主题颜色

    • 橘色
    • 绿色
    • 蓝色
    • 粉色
    • 红色
    • 金色
  • 扫码用手机访问

© 2025 www.trjyy.com  E-Mail:[email protected]  

观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