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70%、降薪20%,AI四小龙集体断臂求生

裁员70%、降薪20%,AI四小龙集体断臂求生

赵芷姗

编辑汤安迪

在连续的亏损下,曾经的AI四小龙开始学习贴地飞行。

4月10日,商汤科技宣布推出“日日新V6”大模型,该模型具备多模态能力,国际水平的竞争对标,数理分析能力也超过了GPT-4o。

凭借着新模型的优越表现,商汤科技终于在大众面前怒刷了下存在感。

谁还记得在八九年前,商汤科技与旷视科技、云从科技、依图科技并称为“AI四小龙”,它们的崛起曾经掀起了一场科技的风暴,改变了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局面。

当前,“AI六小龙”和“杭州七小龙”名号遍布,来到的龙太多,曾经的“AI四小龙”也渐渐被时代遗忘。

3月26日,商汤科技发布了2024年度财报,报告显示,全年总营收达到37.72亿元,然而,公司也报告了43.06亿元的净亏损。更为引人关注的是,自2018年以来,商汤科技累计亏损超过546亿元。

另一家上市公司云从科技,前期财报披露显示,2024年总营收约3.98亿元,同比下降36.6%,归母净亏损达5.9-6.8亿元,2017-2024年累计亏损超44.75亿元。

此外,裁员风波也悄悄盘旋在这四小龙的头上:

商汤去年实施裁撤非核心业务的战略调整,随后员工总数从2021年的6113人减少到4672人,实现了人力资源的优化调整。同时,新加坡办公室也搬迁至较低的成本区域,旨在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

云从去年传出全员降薪20%的消息,今年核心技术成员张岭辞职,核心技术人员仅剩下创始人以及副总经理。

依图裁员超70%,医疗业务几乎关停,武汉、西安等地分公司注销,行业同行深感震惊和关切。

如今的AI四小龙已经从理想的高度坠落到凡尘,抛弃了曾经的梦想,回归到现实的生活,重新适应着行业的新环境和新的挑战。

陷入了商业化的困境,各种压力和挑战不断累积,似乎快要溃不成军。

从辉煌的跌落

在2011-2015年期间,旷视、依图、商汤和云从依次成立,且都集中精力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当时,计算机视觉作为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领域,四家公司凭借人脸识别、图像识别等技术的创新成果,初露在AI行业的头角。

2016年,AlphaGo突然崭露头角,战胜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激发全球人工智能热潮,投资者开始纷纷涌入AI领域,因其技术领先,它们四家被誉为“AI四小龙”。

2017年后,四小龙步入高速发展期,商汤演绎全球AI初创公司估值最高的传奇,并于2021年在港股上市,首日开盘市值骤然突破2000亿港元;旷视在安防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依图在医疗影像和智慧城市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云从则依托政府和国有资本背景,拓展金融和安防市场,并于2022年成功科创板上市。

然而,四小龙普遍都面临着商业化的困难挑战,在高昂的研发投入下,亏损却不断增加。

随着OpenAI的横空出世,人们逐渐将自然语言处理为主的新技术视为AI的主要方向,而非计算机视觉。

在这种情况下,四小龙想要活下去,只能转型,寻找新的生存之道。

奋力自救

要留在AI牌桌上

根据Epoch AI的研究报告,预计到2028年,训练大语言模型的文本数据需求将完全覆盖互联网公共可用文本总量,从而导致到时候将面临无文本可用的局面。

当前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转而应用于大语言模型,实则走向另一个死胡同。

AI的最终目标是实现AGI,语言只是其中一个形态,这也意味着有着视觉基因的AI四小龙存在着卷土重来的可能。

基于算力的基础和长期积累的视觉数据,这三家公司同样押注多模态大模型的发展。

自2018年起,商汤着手建设智算中心,终于在2022年完成亚洲最大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AIDC的建设。SenseCore AI大装置已经累积超过600种预训练模型,能够支持训练千亿级参数模型。

依图与华为华为联合推出了昇腾大模型一体机,这款 đột破的创新产品将硬件成本降低50%,在南京“城市之眼”项目中,算力密度达到了英伟达H100的95%,但采购成本仅为1/5。

云从基于昇腾芯片,与华为联合推出了从容大模型训推一体机,支持千亿级参数模型训练。此外,云从在昇腾910B芯片上深度适配,构建了混合模型云服务,同时支持自有和第三方模型。

商汤科技董事长兼CEO徐立在4月10日的演讲中,指出纯粹的语言模型并不能真正完整地表达人类的智能,多模态能够补充互联网上文本数据的不足,挖掘图像、视频等非文本数据中的知识。

日日新V6大模型不仅支持多模态的原生融合,还超过传统语言模型+插件式多模态的拼接模式,通过跨模态桥接技术,实现不同模态数据的深入联合编码,避免了多任务训练中出现的“跷跷板效应”。

根据前期的研究论文,文本模型扩展到多模态模型时,引入图像、视频和语言数据的过程中,会出现文本数据的下降现象,导致多模态噪音的产生。

商汤科技首席科学家林达华表示,自去年5月起,商汤科技就坚信多模态大模型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起初,商汤科技采取的路径是核心模态+次要模态的组合,但这条路径总是会出现一个模态被削弱的现象。为此,商汤科技投入了大量训练,终于实现了两个以上模态之间的并存。

去年,商汤生成式AI业务收入实现了辉煌的成就,达到了24亿元的新高,在总收入中占比达到63.7%,同比增长率超过100%,展现出其AI业务的强劲增长势头。

今年年初,依图科技联合创始人林晨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依图目前专注于发展以视觉为中心的多模态模型,这是通往人工总体智能(AGI)的重要前哨战役,即空间智能的探索。

同时他坦言,最近三年虽然没有赚大钱,但公司是盈利的,业务现金流为正,已經在AI商业化上有了初步的探索基础。

旷视科技在算力上缺乏优势,选择通过算法优化的方式减少对硬件的依赖,并与车企合作,转向智能辅助驾驶的纯视觉方案。

旷视创始人印奇空降担任千里科技董事长,并与吉利携手推出全系车型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开启智能驾驶新纪元。

在问到依图未来10年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时,林晨曦坦率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我们很少谈论3年以上的事情,因为更多的是关注未来三个月、三周的事情,因为发展不是口号喊出来的,而是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和努力。

现在的AI四小龙,不再只是一种虚幻的概念,而是变得非常务实。

 分享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共  条评论

评论

  •  主题颜色

    • 橘色
    • 绿色
    • 蓝色
    • 粉色
    • 红色
    • 金色
  • 扫码用手机访问

© 2025 www.trjyy.com  E-Mail:[email protected]  

观看记录